导读:在城市化进程中,拆迁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拆迁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各种法律纠纷,其中拆迁诉讼期间能否强拆以及拆迁诉讼时效是多久,是广大被拆迁人尤为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详细解析。
拆迁诉讼期间能否强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相关规定,拆迁诉讼期间一般不能进行强制拆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行政机关应予以公告,并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在法定期限内,如果当事人未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并且没有自行拆除,行政机关才能依法进行强制拆除。而在拆迁诉讼期间,即当事人已经提起了行政诉讼,此时行政机关是不能进行强制拆除的。
此外,《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八条也明确规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这意味着,在拆迁诉讼期间,即使被征收人未搬迁,行政机关也不能直接进行强制拆除,而必须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拆迁诉讼时效是多久?
拆迁诉讼时效,即被拆迁人因拆迁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有效期限,是维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拆迁诉讼时效因纠纷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如果拆迁纠纷属于行政纠纷,如被拆迁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拆迁决定不服而提起的诉讼,那么诉讼时效为六个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如果拆迁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如因拆迁补偿协议履行问题而提起的诉讼,那么诉讼时效为三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爱法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xn.com.cn/4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