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报警之后,一般不能撤案,但若案件立案后经侦查无犯罪事实、情节轻微不构罪,或已过追诉时效等,公安机关可撤案。但撤案须依法律程序,非私人决定。
一、
报警之后能不能撤案
报警之后,通常不能撤案,但按照我国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的相关规定:
1.如果案件立案后,经过侦查发现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或者案件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等情况,公安机关应当撤销案件。
2.但需要注意的是,撤案并非私人行为,而是由国家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结果和法律程序来决定。
因此,即使当事人希望撤案,也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
二、
撤案的条件和具体流程
撤案的条件主要包括:
1.没有犯罪事实发生,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2.案件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3.其他法律规定的应当撤销案件的情形。
撤案的具体流程上:
1.如果案件属于自诉案件,当事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但如果是公诉案件,撤案流程则相对复杂。
2.公安机关立案后,会进行侦查,侦查终结后认为不构成犯罪的,才会决定撤销案件。
在这个过程中,受害人可以就刑事附带民事部分接受调解,但撤案的最终决定权在于公安机关。
三、
报警后撤案的法律依据
找法网提醒你,报警后撤案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于《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1.《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明确规定:
(1)立案材料的审查和处理流程,指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
(2)如果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应当立案;如果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则不予立案,并通知控告人。
这一规定为撤案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2.即使案件符合撤案条件,也需要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和审查,确保撤案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因此,当事人在报警后如果想要撤案,应当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并在合法范围内进行申请和操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爱法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xn.com.cn/5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