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劳动仲裁后仍不给工资,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提起诉讼要求支付;用人单位有财产的可申请强制执行,如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以确保劳动者的工资得到支付。
一、
劳动仲裁不给工资怎么办
劳动仲裁后仍不给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一步骤需要劳动者准备好相关材料,包括劳动仲裁裁决书等生效法律文书以及强制执行申请书。
2.劳动者需向作出劳动仲裁裁决的劳动仲裁机构所在地或者用人单位住所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
3.法院在受理后,会依法查询用人单位的财产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以确保劳动者的工资得到支付。
4.劳动者还可以追究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执行仲裁裁决且情节严重,可能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5.劳动者可以请求法院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进行刑事立案侦查,一旦定罪,用人单位的相关责任人将面临刑事处罚。
6.劳动者还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情况,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二、
劳动仲裁诉求如何明确书写
找法网提醒,劳动仲裁诉求的明确书写对于劳动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权益能否得到有效维护。劳动仲裁诉求应包含以下关键内容:
1.明确当事人信息。劳动者需要写明申请人(劳动者)和被申请人(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以及用人单位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地址等。
2.具体阐述诉求事项。劳动者需要明确列出自己的诉求,如工资报酬相关诉求、加班工资诉求、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诉求以及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诉求等。
3.简要阐述事实与理由。劳动者需要简要阐述支持自己诉求的事实依据,如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工资支付记录、考勤记录以及解除劳动关系的原因等。
这些事实和理由将为劳动仲裁机构提供判断依据,有助于劳动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劳动者在书写劳动仲裁诉求时,还需注意诉求的明确性、具体性以及有事实和法律依据的要求。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爱法社,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nsxn.com.cn/6070.html